人類圖 vs 其他自我認知工具

從小就經常的問,究竟我來這裡是要做些甚麼的呢?

認識自己是一個一生的課題,每個人都像社會中的一塊拼圖,有自己與生俱來就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有自己的優勢、有自己的課題、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要遇到的人事物、有要與其他人協作而做到的一些事去為整體社會貢獻。而以上的所有,都不是單一的。

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不同的選擇去成為一塊截然不同的拼圖,而成為不同的拼圖又會為自身的靈魂帶來不同的業力,所有的事物都是相連的。意思是我們可以選擇去成為一個壞人拼圖,在社會上成為一個奸角去成就其他好人的英雄故事,然後業力會記錄在我們的靈魂中,讓我們不斷重複的學習我們跨不過去的課題,直到學懂為止。所以當我們全然的了解自己,才可以選擇成為那個最好的自己。

自我認知工具需要資料焦點具體運用
人類圖準確出生年月日時及地點個人穩定與不穩定的能量流分別「我」及「非我」的能量,
配合穩定可靠的自我策略,
作出選擇及決定
占星準確出生年月日時及地點以12星座的特性與12宮位作為
個性與運程的依歸
利用出生時的星座特性與宮位,
以大數據的形式反映個人性格
或偏向,亦作運勢吉兇的預測
八字準確出生年月日時及地點出生時天體運轉的所屬五行為
「命」與「運」的預測
由五行陰陽為依歸的預測,
運用「元素」,根據「命」
的所需所缺去調「運」
紫微斗數準確出生年月日時及地點出生時十二宮的群星位置,
以周易干支為基礎理論,
預測命運與吉兇禍福
用基本命盤配合「大運」,
預測命運走勢,繼而推算出
「最好的策略」及方向
皮紋分析十指指紋先天基因、天賦、學習模式
等的基礎設定
充分利用先天優勢去定立方向,
同時找出短板避開危險
MBTI做題以4個傾向歸類出16型人格以16型人格的傾向性為依歸,
盡用自己的優勢
相術面相/手相等以表徵配合過去數據
及中醫理論反映個人狀態
以個人狀態的表徵逆向反映心理
及生理狀態,而得出運勢吉兇的
預測

人類圖

「人類圖」是一個較新的系統,在1987年由加拿大籍的拉。烏盧。胡 (Ra URU Hu) 在西斑牙Ibiza 創立的。「人類圖」結合了西方占星、易經、猶太教生命之樹、印度脈輪等的古老而似乎互不相關的知識,然而它並不是一種信仰,而是一個讓你可以安心的臣服於你自己的內在智慧的系統,讓生命把「你」帶到自己也意想不到的目的地。它既是一個把中西智慧「合一」的系統,亦帶給我前所未有的視野,為什麼有時我會這樣?為什麼我的心裡會有這些糾結?我應該怎樣做決定才是對的?為什麼其他人會這樣那樣?這些種種,對我來說都實在太實用了。

「人類圖」以你的出生一刻和出生前三個月的時間、日期和地點,以行星的微中子印記,去確定了你「顯意識」及「潛意識」中身體和心靈能量藍圖。這個藍圖是獨一無二的,可以圖形化地表示為「人類圖」。我們可以把這個人類圖看成一個人的使用說明書,包括你可以相信並依賴自己的哪一種能量,作為自己在人生上奔馳的策略,從而活出最好的那個自己。

以下我會用上文所提及過的一些自我認知的工具與人類圖對比,留意人類圖主要的用途不是用來預測,又或者它是但我還未知道,但當下人類圖的主要用途還是在自我認知方面,所以我只會以「自我認知」的角度與其他工具對比。對比的目的不是要比較工具間的高低,剛好相反,每個工具都有其獨特而無可取代的地方,讓我們仔細探討他們的不同之處。

人類圖 vs 占星

人類圖 vs 占星

占星學與人類圖重疊的地方在於兩者皆有根據行星在出生時的位置作依歸,不同的地方是占星術只涵蓋「人類圖」中的「個性」部分,即只有「我們所認為的自己」。在詮釋方面,人類圖把行星位置融合9個能量中心與易經去解釋能量的流動。

以我為例,占星系統占星系統給我塑造一個大概的型像,告訴我在不同領域上的「我」是怎樣的,例如我的上升星座是金牛座、太陽星座是天蠍座、月亮星座是白羊座、太陽落在第六宮之類的,每個相位都可以找到詳盡的解釋,但這些卻為我帶來某程度上的困惑,苦於不知道在不同領域上的我是否要有不同的策略想法,而他們又怎麼相互關係,我又可以怎麼運用等等,最終變成聽聽就算,當是一個提醒自己我「有何價值」或「有甚麼短板」的一個系統。

人類圖有占星學的原素,每個星座大概會有5-6個易卦/閘門,而每個閘門有6爻、每個爻有6個顏色、每個顏色有6個頻率,每個頻率有5個根基,即每個星座都有6,480種變化,每個人的設計都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雙胞胎,他們的設計及人生都不盡相同。我自己最喜歡人類圖的地方,是它並不「定義」任何設計,所有都是能量的穩定與否,及我們是不是在健康狀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穩定與不穩定的能量,而當我們每分每秒都在被當下的行星引力,及周圍的人和生物的能量影響,我們的「非我」閘門也會被打開或制約。所以每個人其實都會經歷過所有閘門所帶給我們的感受與能量,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出自己穩定而可靠的能量,健康地利用它,同時也找出自己不穩定的能量來源,正確的在每個當下把它分辦出來,並選擇要無視那些能量,還是覺察那些能量給我們帶來的警示。

人類圖 vs 紫微斗數

人類圖 vs 紫微斗數

儘管人類圖與紫微斗數都有周易的元素,兩個系統還是截然不同的,並不能完全的相互比對,可有些紫微斗數的師傅與我一同嘗試去拆解某幾個人的人類圖及紫微斗數盤,也發現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不過本質上不盡相同。

紫微斗數傾向於對未來的預測,也可以給出大方向;人類圖傾向於辦釋自己健康與不健康的狀態,適用於每個當下的覺察與做決定的策略。兩者沒有衝突,且可以互補長短。

人類圖 vs 皮紋分析

比起只有30多年歷史的人類圖,皮紋分析算是一個年紀較相近的學說吧。皮紋學發展大概 200 多年,當中集合了遺傳學、腦神經科學、胚胎學、精神病學及社會科學等知識,由專家通過觀察、記錄、比對、歸納以及臨床試驗,發現通過指紋可以從大數據中歸納出一個人的先天性格及先天潛能。

我自己也試過兩次專業的皮紋分析,老實的說價錢是不便宜的。得到的報告也算詳盡,例如我會比較適合以聲音去學習、說話比較強適合做一些面對人的工作、比較容易患上的疾病等等。可是,由於我做皮紋分析的時候已經長大成人,其給予我的建議我只具體應用在怎麼買保險上,個人感覺皮紋分析可能比較適合小孩子。人類圖的本意也是為著小孩而生的,我自己認為也適合成年人去覺察自己在自己與外界能量的互動,縱然個人其實覺得,我們處於愈來愈需要內心強大的社會設置,AI的進步亦把我們推向集體意識的提昇,學校應該要教人類圖讓每個人都懂得愛自己。

人類圖 vs MBTI

MBTI 告訴我,我是一個ENFP,而在九型人格中我是二型人格,兩者都是比較擅長於人際關係,但有時候會害怕衝突又渴望得到認同的類型,於是我心裡就有種很大的糾結,就是其實我比較喜歡獨處,但是不是我不用我的長處,就不能糊口呢?於是就迫著自己去社交,最後在大多數的事例上,迫著自己做的事都沒有很好的結局。而以上就是因為我用了「我所認為的自己」去做決定而引致的。

「人類圖」解釋了我的害怕衝突又渴望得到認同,不是一個「短板」,而是當我不了解自己,忽略了該依賴的自我而呈現出不健康的狀態;在人類圖中,害怕衝突是我沒有穩定能量的情緒中心,反而因為沒有穩定的情緒波動,我更能在別人都很波動的時候作出冷靜的思考,亦更能辦別哪些是情緒、哪些是事實,我不一定要「選擇」被別人的情緒影響。而渴望認同的感覺有部分來自⅖ 人生角色,常常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大部分時間都很想獨處但又怕自己與世界脫軌。然而人類圖告訴我,我的人生角色的確需要大量的獨處時間,去研究我喜歡的事,當我的薦骨要我出去回應世界,我才有充足儲備好的知識或智慧去面對。

我由衷的希望所有人都能像我一樣,可以找到自己,並可以完完全全的擁抱自己的設計,也愛自己的所有,明白一路以來你以為的不完美,其實有多麼完美。

正在開始在國際人類圖中心 IHDS 正式上人類圖的課程,並將會收集100個人類圖作自己學習的功課,大家一起討論、驗證、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