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會取代我們嗎?

最近常聽到的 ChatGPT 只是Web 3.0 中的冰山一角,就可以翻起這麼大的浪,也不是空穴來風的。最大衝擊的必然是近100年入職門檻最高的職業,所以我們很快就在新聞裡看到人們用ChatGPT去做知識門檻最高的考試。

我們的社會本來就是建立在一重重的門檻保護制度上:想做醫生律師嗎?你得要在競爭激烈的教育制度下成為最優秀的一群,然後再讀比別的科目都長的大學課程,再實習幾年,拿到牌照了還要遵守嚴謹的行規;想自己執業嗎那你得再在一些大機構幹過幾年辛苦的日子,存好儲備,那你就可以開始自立門戶;然後你得創立自己的圈子,建立口碑,幸運的話認識一些狠角色,才能在芸芸才子中脫穎而出。

在這一切一切的背後,「知識」成為了很多行業的基本門檻。有些人會覺得,律師最大的優勢應該是能言善辯吧,可是去過幾次不同的法庭旁聽,原來不然。有些人又會覺得,醫生最大的特徵就是醫者父母心吧,可是當然實例告訴我們,那是最天真不過的想法。

還有另外一種「知識」,它壓根可能跟要辦的事情並無直接的關係,卻成為了入職的門檻:輔助技能。輔助技能包括語言、用excel的能力、寫程式的語言、打字速度,甚至是一張又一張證書。現時位高權重的人未必需要有穩定的情緒、未必有很高的分析能力、未必有很有同理心,但他們的輔助技能必然是點滿的。世界上充斥著家裡沒有資源去為他們建設台階達到門檻,但很有想法的優質少年;當然也有家裡滿是資源在出生前就在終點線上,令人討厭但也拿他們沒辦法的少爺小姐。

現在有多少職業是依賴「知識」作為保護的呢?

在有了人工智能之後,所有以「知識」與「輔助知識」為核心價值的,都必然漸漸衰亡。相反,本來應該作為核心價值的特質將會成為人工智能無法取締的價值。

例如教育制度本來的核心是教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教導他們發出疑問、邏輯地分析事物,有效地展現情緒用於創作等等,並有教無類的教育出未來社會的主人。可是過往的大半世紀,都因為大部份的職業都需要的「智識」與「技能」,而讓教育的本質徹底的改變了,尤其是亞洲的教育。我們都見證著教育的虛偽,一邊說著希望孩子獨立思考、鼓勵創新,一邊要家長們買厚厚的作業、鼓勵孩子們最少要學一門樂器及最少有一個與運動相關的愛好。家裡有資源的孩子的時間都排得滿滿的,他們還怎麼可能有時間發發呆,在夢幻且天馬行空的思想空間獵奇呢?

相反家裡沒有資源的孩子,他們的確似乎可以在無盡的思想裡漫遊,可是卻沒有資源去為他們從旁指導,智識似乎是一個奢侈品,那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就用在他們最力有可逮的地方吧,如果這個時候他們所能接觸的朋輩都是一些會為短期利益而挺而走險的人,那這個小孩越聰明有才,誤入歧途的機會就越高。

ChatGPT這類的人工智能直接可以把獲得知識的門檻降低,用簡單一點的說法,就是從前我們都視之如寶的智識和技能都不再值錢了;這些東西就如所有硬件一般都有過期的一天,就如從前我們學的食物金字塔一樣,這些智識與科學都是一個時期人們普遍認為的「真相」,但科學就是這樣,經過很多臨床實證的反覆驗證,可能「真相」本身,也不是一個實在的概念,而人工智能卻可以透過不斷學習,而找到最貼近「真相」的位置。

我們的價值在哪?

首先我們必須認清的是,我們自身的價值與智識與技能無關,千萬不要墜入把自己定義成這些硬件的陷阱。

我們的核心價值有些甚麼?

  • 有些教育家特別有同理心,他們也許在小時候曾經過刻苦的學習過程,而在這些經歷中知道了教育的盲點在哪裡,所以他們是優秀的老師。面對學生的叛逆與憤怒,他們的回應可能每次都不同,也不會機械式的滿口大道理;同理心是他們最大的核心價值,當一個人真的明白另一個人,也許這是教育能發揮最大作用的時候。
  • 見過有些心理質素與情商都非常高的銷售員,他們的核心價值在於穩定的情緒和強大的內心。你知道在職場上情緒穩定有多重要嗎?他們永遠謙讓,即使在拒絕人的時候都可以做到體面而不失立場的回應。他們的人緣永遠都很好,而且人們都願意幫助他們,當人們真心建立互信的時候,「銷售」根本無形,而是最好的東西配上了最好的主人。
  • 接觸過一些很懂得利用與表達自己情緒的人,他們的創作能力強得驚人。認識一個對心理障礙比較有研究的人,他說其實有很多人都不懂得觀察自己的情緒,更莫說要表達了。也許很多人都會像從前的我一樣,把情緒視為一個身體程式的「BUG」,因為它是如此的突如奇來,又如此的不可控與不可理喻。可是,原來情緒是所有創作與靈感的源頭,它是如此強大而有突破性的一種力量。當情緒能被利用且轉化作藝術品/表演,它是真正有穿透其他人內心的能力,其力量大得能在本人已經久久離去之後,都能影響其他人的一生。
  • 投資的核心價值是對市場敏感的觸覺、具前膽性的思想、相信自身直覺的膽量、深思熟慮的創意,與對人性的認知等,也有很大一環幸運的成份,所以投資這一門是人工智能比較不能摻和的。

還有很多很多核心價值不能一一盡錄,但你明白的,我們最核心的價值在於最無形的東西,就因為我們能感受,而且感受讓我們對很多東西都存有彈性與突破/進化的可能,這是人工智能沒有的。

AI 最容易取代的行業

跟據以上的圖表,凡是高度依賴知識與技能的行業都很有可能成為夕陽行業:

  • 生產機械鏈上的操作員
  • 程式編碼員
  • 會計文員
  • 收銀員
  • 倉庫管理員

AI 很難取代的行業

凡是需要高度依賴感知、情緒管理,及社交技巧的行業都很有可能成為以後最有潛力的行業:

  • 醫療
  • 身心靈
  • 健康生活
  • 娛樂創作
  • 創新科研

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化,這個階段最賺錢的行業必然是網絡犯罪與詐騙

人工智能的普及化讓所有知識都變得比從前廉價,從前要在網絡上犯罪,可能怎麼都得擁有以下其中一些原素:要麼是個編程高手,可以弄個疑幻疑真的網站、要麼有高超的核客技能,可以攻擊大型的機構或要員獲利、要麼買下強勁的病毒軟件,獲得中毒目標的資料進行邪惡的拷詐等等。

有了會學習的人工智能,要寫一個病毒程式再不是一件複雜的事,甚至把病毒軟件本身與人工智能合併,這不可能是像電影《斷網》裡說的重置一個伺服器就能解決的兒嬉事,而絕對是一個有能力摧毀大部分中心化系統的危機。不勞而獲是人的天性,有了人工智能的配套,加上懂得操弄人性和語言僞術,和現時對詐騙犯進行起訴的難度,這簡直是網絡犯罪與詐騙的黃金時代。

當然,犯罪的原因有很多,我們當然可以提出很多很美好的提議,去減低犯罪率;但是由於現在網絡罪案的知識與技術成本下降了,在獲取的利益與風險相比下,利益就似乎較被捕的風險豐厚了。這除了是我們的法律制度暫時都似乎對網絡詐騙犯比較寬鬆之外,我們社會對「成功」的普遍價值觀也是首當其沖的始作俑者。

如果要從根本解決犯罪的問題,我們有兩個大方向可以走:

1)把地球建設成一個烏托邦,盡可能減少犯罪誘因:
我們要從一個高度重視知識與技能的社會,進化成一個重視身心靈健康的社會,除了需要教育制度的大規模改變之外,還需要整個人類社會的覺悟。這個覺悟由調整法律、到各個國家放下自身利益而成立並遵守一套為人類整體存亡而定的國際法、到每個人的價值與自由都可以完整的實現。在這些之前,人類必然會互相猜疑,互相攻擊,互相爭奪更多資源;在這些明爭暗鬥事件發生的同時,我們還受著天氣愈漸惡劣與人口嚴重老化的問題。

可想而知,這個進程會需要多麼慘絕人寰的衝擊和多久的時間。

2)完全去中心化,盡可能減少犯罪機會:

儘管這個想法現在似乎多麼的遙不可及,本人是很相信這個大規模去中心的時代必然到來,原因是,面對一個犯罪成本那麼低的時代,中心化的體制必然是被受攻擊的目標;最顯而易見的必然是銀行。試想一下,銀行的防禦成本必然是愈來愈高的,而且由於犯罪率的上升,政府機構必然對銀行進行更大力度的監管,讓一般市民自身的財富流通能力降低。

簡單一點說,就是你沒有管理你的錢的絕對權力。我們一般小市民也許也不難發現,近幾年你想調動愈大金額的錢就愈難。就算錢是你的,你也沒有調動的自由,也沒有想用就用的自由,想買輛比較名貴的車都要經過一大堆手續。

這些中心化的銀行體制充斥著限制,也曾經因為虛擬貨幣不被受認同和沒有抵押而受到如天然屏障般的保護。可是現在虛擬貨幣續漸普及,Bitcoin 與 Etherium 都加入了抵押,Etherium 更支持智能合約,而且你必然是你的虛擬貨幣唯一的擁有人(除非你自己告訴別人你的帳戶密碼),沒有人可以把你的帳戶鎖上、或隨便徵收個甚麼費用,也沒有人能用駭客技術偷走你的錢。

所以,資金是必然會流向虛擬貨幣的。資金走向哪,我們的步伐亦必然向那處走,但這個就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