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認真開始靈性的旅程剛好有一年的時間,剛剛又有一個新的覺悟。以前甚至是現在,都會不其然的把自己的需要排到最後。這不是一個多好的事,如果用美好的言詞去修飾,可以說我這個人無私、有奉獻精神、是個照顧者;然而事實上,這更容易讓自己迷失,甚至把錯誤都推卸到別人(尤其是身邊最親近的人)身上。在開始說這個認真的奇妙旅程之前,希望先帶你們看看我這個麻瓜進入靈性旅程之前的經歷,因為我相信你們都必定跟我有相似的經歷,我們都一樣有過某程度上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讓我們在展開旅程之前,先回想一下我們是怎樣來到這裡的。
我是一個對靈性或未知領域都充滿著好奇心的人,自從有知覺以來(我想大概是5歲左右吧),就開始問問題:為什麼我會在這個身體裡?我來是做甚麼的?生存在這個世界有甚麼意思?
然後在長大的途中,我不斷的去試著了解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從最開頭的星座,到星盤、稱骨歌、八字、紫微斗數、梅花術數、色彩性格、姓名學、生命靈數、塔羅、人類圖,到比較科學的九型人格、MBTI 、心理測驗等等等等,出來的結果有能貫徹的,也有相違背的,單是八字的解讀,已經有兩個非常兩極的理論。 縱然每個學派都可以生出對一個人將近二千字的解說,我也覺得好像都很表面,即使有一個很全面的分析,甚至師傅會給一些很實在的建議,我仍然覺得不夠。
於是,我開始尋求宗教,或者應該說是與以上的尋求道路並行。小時候我家偏向道教,家裡有兩個觀音像,當時我很喜歡叫她們觀音姐姐,會跟她們聊天,在我小學3年級的時候,有一陣子更迷上了背誦心經(有可能是當時電視在播放大熱的《西遊記》),很執著的去找心經最後的一句咒語的讀法。而事實上,當時的這個舉動對我現在是有極大的益處的,原來最純粹無求的舉動,都不會白費。

然後又過了一陣子,應該是中一吧,參加完一個數學比賽,當時的老師就把我們幾個同學拉到教會,不知怎的好像就決志了,但心裡一直都有很多對基督的問題,那當然是沒有很虔誠。又到後來到了英國讀書,是一個天主教學校,宗教科是一個必修科,在好勝的前題下我在這科拿下了好成績,也背到了很多章節,但我的心仍然是緊閉的。不是我不信有神,而是我沒有這個感應,只覺得是個說道理的機構,當時我不明白感恩和愛的真正意思。